中国古代扇面收藏常识
2016-12-30|浏览次数:|
中国古代扇面收藏常识
本文摘要
到了明代,折扇经日本、朝鲜等地改良传回中国。永乐皇帝喜欢折扇舒卷自如,朝廷工匠大量制造,于是风靡天下。特别是明成化后,江南地区吴门画派、松江画派崛起,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书画的观赏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明中期以后的书画家,无不喜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,抒情表意。
入清后,折扇书画更为盛行,由于携带方便,文人士大夫手持折扇访亲会友参加各种聚会,以示风雅。折扇出现后,纨扇退居二线,特别是从明成化到清中期,少有纨扇书画的踪迹。有趣的是,清道光后期开始,纨扇又悄然活跃于书画家的案头,特别是清末海派时期,纨扇大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