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关于博物馆 | 馆藏珍品 | 艺术产品大厅 | 新闻资讯 | 学术交流 | 名家大师 | 展览申请 | 参观导览 | 服务平台

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收藏知识 > 中国古代玉器艺术

中国古代玉器艺术

2016-12-30|浏览次数:|

中国古代玉器艺术

本文摘要

中国玉器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。至迟在8000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。从此,他们剖璞取玉,琢玉成器,创造了独特的玉器艺术。在先秦时期,玉器不仅具有审美价值,也可以显示身份,象征财富和权力,用作沟通天人的灵物,在西周时期还是当时礼的重要载体,甚至因其温润莹泽的优越属性而成为道德情操的化身。秦汉以后,玉器逐渐褪去其炫目的光晕,但仍承载着人们祛祸祈福、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。因此,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不仅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心理、意识、趣味和好尚,更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高超的制作工艺、鲜明的审美趋向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
2010年国家文物局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所藏39万件文物调拨中国国家博物馆,其中中国古代玉器占8万余件。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》从中撷取上起远古下迄清代的精品,并增添部分以往鲜有展示的馆内旧藏,展品近300件组。“古物存,可令国增文明。古物存,可知民敬贤英。古物存,能令民心感兴。”(康有为语)我希望广大的观众不仅通过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》进入玉器发展广袤而深邃的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中,深刻品味和感悟中国古代玉器所凝聚的民族精神,还要从这些原流散民间、幸存于世的艺术瑰宝中感受到保护、传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!

 

      商代甲骨文中的“宝”字写法如上图,意味室内藏贝藏玉。随着周王室日趋衰落,西周传统礼制亦告崩溃,用于祭祀、象征权威的礼玉因之式微。秦汉以后,饰玉作为俗世的珍宝越来越多地用于寻常生活。古人认为玉有祥瑞之征,能远祸近福辟邪除祟,所以玉常被制成衣冠发饰或其他随身物件。“吉祥”是饰玉一贯的母题。仙神瑞兽琼花,这些造型往往以含蓄或谐音的手法组成一定的装饰纹样,寓意着福寿绵长、富贵康宁、好德高洁以及夫妇和合、子孙繁盛等内容。


云龙佩

鱼莲巾环

双螭璧形绦环

孔雀形簪首

巧作牧牛图牌饰


龟吐云玛瑙饰件

 

  辽、金时期,北方契丹、女真民族的帝王都有不同季节游牧渔猎的习俗,以这种春、秋捕猎为题材的玉器被称作春水、秋山玉。春水玉主要表现用猎鹰捕捉天鹅的情景;秋山玉则多以虎、鹿、熊和柞树象征山林间的狩猎活动。元代蒙古族的狩猎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,所以亦不乏此类题材的创作。



羊距骨形佩

立鹿饰件

鹘啄鹅饰件

人物山子

景宗降虎插件

新闻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