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关于博物馆 | 馆藏珍品 | 艺术产品大厅 | 新闻资讯 | 学术交流 | 名家大师 | 展览申请 | 参观导览 | 服务平台

首页 > 馆藏珍品 > 木雕 > 徽文化花板木雕

徽文化花板木雕

  在中华大地上,没有一处地域文化堪比徽州。这片位于皖、浙、赣三省交界处的山水,孕育了贾而好儒的徽商,孕育了新安理学,孕育了新安画派。从唐宋诗词、元明清诗文、近现代诗词到文学理论,徽州均有可圈可点的代表人物;从古老的徽戏到徽派建筑,徽州艺术享誉世界;徽州科技覆盖了天文、历法、光学、地理学、数学、动植物学和仪器制作等多个领域;徽版刻书独树一帜,文房四宝中的极品有一半出自徽州……
  徽文化的主体是徽商。到如今,大城市里的人们仍愿以明清徽商的品位格调装饰家居。由此使得徽州三雕中的木雕花板等,成为了广受追捧的艺术消费品种。
  荣归故里是徽商的理想。经商致富后,或为安度晚年,或为子孙留下一笔不动产,或为扬名乡里,徽商不惜巨资回到故里大兴土木。据《歙县志》记载:“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,修祠堂、建园第,重楼宏丽。”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:“庶民庐舍,洪武二十六年定制,不过三间、五架,不许用斗拱、饰彩色。”为显示经济实力又不触犯规定,衣锦还乡的徽商除采用一屋多进、宽通面等方法外,把大量心思用在了室内外的装饰上,从而使得徽州三雕艺术在家居装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发展:砖雕清新淡雅,玲珑剔透;石雕凝重浑厚,金石风韵;木雕华美风姿,窈窕绰约。
  明清两代,徽州的匠师们在徽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支持下,创造了数以万计的三雕作品,一宇之中,三雕并美,令人叹为观止。其中,木雕在徽州古建筑中的运用最为普遍,一般是对梁架、梁托、雀替、檐条、楼层栏板、花板、栏杆等木质材料进行雕刻。
  相比而言,明代雕刻古拙、粗犷、朴素,手法一般是浮雕和一层浮圆雕,并借助于线刻造型,突出对阵,富于装饰趣味,构思不追求透视变化。到清代后,徽商财力越来越雄厚,生活享受也日趋奢靡,再加上新安画派和徽州木刻艺术旨趣的浸染,住宅雕刻越来越注重图案情节和构图的细腻繁杂,更多采用透雕,层次增深,最多可达九层,加上描金、彩漆等特殊手法,异常绚丽。
  雕刻图案取材也较前代丰富,包括人物、动物、花卉、草木、山水等,极富传统意味和吉祥寓意。人物题材是最受后人追捧的门类,作为装饰,既有神话传说、戏曲故事,也有表现本地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作品,在反映徽州民情的同时,张扬着徽商群体特有的品位与格调。

新闻排行榜